网络辅助教学的应用和实践

网络辅助教学的应用和实践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4-12-23 | 阅读次数:

    一、背景

        为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与共享,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09 10 月部署完成“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该平台是为师生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服务的支撑平台,能够支持教师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它能向学生提供网络辅助学习支持功能,如浏览所选课程相应的课程辅导材料,进行网上提问、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等;它能向教师提供网上教学支持功能,如发布选课程信息、布置作业、制作课件、网上答疑、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并永久保留各项网上学习痕迹和各项统计消息等等从而拓展教学空间,扩大师生视野。

        经过五年的运行,目前已初步建设成融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为一体的教学资源丰富、师生可以互动交流的网络辅助教学综合平台。

 

    二、基础与依据

        1. 政策保障

        2010年起,学校要求精品课程建设、优质课程建设等项目均依托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完成。20111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学校启动千门课程上网工程,明确提出“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让每位教师能熟练应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建设及开展辅助教学活动”,“实现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辅助教学材料等内容上传到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利用平台发布并批改学生作业、师生在平台上进行网络互动答疑等功能。”同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并将教师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使用情况纳入教师申报有关教学类项目、课题的基本条件和院系年终考核的依据。

        2. 技术支撑

        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确保校园网的稳定和畅通,做好网络保障;由专门部门及责任人负责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管理、维护及为广大师生服务,并负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使用等培训,为广大师生提供及时、全面的技术支撑。

 

    三、具体实施

         1. 为师生提供不同形式、层次的培训,并已逐步形成常态化培训体系:

    1专家报告:

多次邀请清华大学程建钢教授、韩锡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教授等作了关于网络辅助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应用培训:

        201012月份,根据学校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要求,对承担2009年和2010年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课程组成员进行了两期培训,共有100余人参加。

        20111月,开展了“第一期千门课程上网工程”应用培训。我校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负责人等100多人参加了培训。

        20113月—4月,开展第二期千门课程上网工程培训工作(每周一、周三、周五下午进行)。全校各院系所有未参加第一期培训的任课教师800余人参加了培训。

      3)院系管理员培训:于2013 3 月面向各院系部的院系管理员进行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日常应用管理的使用培训,实现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二级管理。

      4)专场培训:

        2010年起,要求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优质课程申报的建设、网络与远程教育建设等项目均要求依托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展,每年在项目的申报与建设中均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帮助教师及时解决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5)深入学院培训

        根据各学院的使用情况,积极与各院系联系,多次深入部分学院进行面对面、针对性的师生应用培训。

        2.管理与维护

      1)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部具体实施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管理与维护,科长具体负责,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进行平台管理与维护,并由专人负责电话的接听、来访师生的服务,为广大师生进行网络辅助教学活动提供长年的技术支持。同时安排专人每年进行定期的数据冗余清理。

      22011年起,为了方便广大师生的应用,在全国率先实行研究生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和本科生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合并。合并后所有在校师生均为同一入口,登录的教师用户可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可在平台内部进行课程建设,且授课内容可在不同课程间共享。

      3)积极与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联系,进行及时、必要的服务器迁移和平台升级。

        2010年起,为了保证正常的网络辅助教学,先后三次对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web 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及平台版本进行了系统全面升级,201410月,为了满足混合式教学,将平台升级为M版,也是目前该平台的最高版本。

      4)针对特殊用户群体(如部分老先生、教学名师等),安排专人进行面对面辅导或帮助教师上传、整理教学资源,保证所有教师顺利开展网络辅助教学。

 

        四、实际效果

        1.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网络辅助教学功能得到全面发挥。

截止目前,平台注册用户总数为77,187(教师用户3,093人,学生用户74,054人),其中有35,034人使用过平台(教师用户1,674人,学生用户33,322人)。系统目前提供了10,696门课程的建设和学习,其中被访问的课程达7,515门,累计访问人数达23,929,415人次。约有1000余门课程建设已初具成就,基本达到了千门课程上网工程的预期目标。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启用极大地方便了我校师生的教与学,学生随时随地可浏览所选课程相应的教学材料,进行网上提问、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等;教师可通过平台发布课程信息、布置作业、制作课件、网上答疑、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等。通过多年的运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平台的频率逐步提高,课程材料完善程度加快,学生登录和学习的次数不断提高,网上答疑互动显著,已逐渐成为广大师生不可缺少的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服务的支撑平台。

 目前,我校相当一部分课程开展的网络辅助教学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马柏林老师的《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5324X)、李晓娥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代码:14004)等。这些课程的教学材料齐全,扩展性材料丰富,网络答疑、讨论非常及时和频繁,同时部分课程提供全程在线视频。

 2. 我校近年来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申报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等项目呈现递增的趋势。

        由于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给广大教师提供了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制作的平台,更方便快捷的操作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利用该平台来申报精品课程。同时,教育技术部为申报的教师提供教学视频录制、后期制作等服务,全程配合整个申报及后期建设工作。

        如:2010年我校首期使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5门入选,为历年最高;2014年利用平台申报了15门省级精品课程,其中有13门通过效果明显。

         3.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心。

        登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国内外多所名校的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截止到目前,教学资源中心包括国家精品课程6,729条,全球开放课程4,076条、精品视频公开课451条、MOOC课程297条、微课程489条。

        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课程中引用相关的优质资源,更好地达到网络辅助教学目的;学生也可以自由地搜索所需的课外学习资源,拓展知识。

 

        五、经验总结

        1. 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线教师们的积极参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辅助教学已涉及到每个师生,经过五年的引领、培训、宣传等,我校的师生均呈现极高的学习、应用热情。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开展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

        2. 网络辅助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教师在进行网络辅助教学时,有激励性的政策和充足的经费支持做后盾。

        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如教务处、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人事处、计划财务处以及各学院(系、部)的通力合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