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百年”回眸

“电教百年”回眸
————继承电化教育优良传统 开创教育技术辉煌未来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 作者:李龙 | 发布日期:2014-11-13 | 阅读次数:

 

    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媒体(物化)技术和智能(非物化)技术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的教育技术可以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电化教育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代表。我们现在来回顾电化教育的历史,展望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就是要“以史为鉴”,在继承我国电化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总结多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成果,结合时代的特征加以发展;在学习国外一切先进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密切与我国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创新。

 

    一、历史的回顾

  我国的电化教育诞生于20世纪初,是有着它的自身原因的。电化教育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的需求,借鉴了国外的技术和经验,用来解决当时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从一开始就走出了一条与国外不同的发展道路。

 

    1.电化教育产生的条件和动因

    19世纪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兴起,西方的科学文化逐渐被介绍到我国。1839年照相术诞生,1841年照相术传入我国,从此以后,照片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材料在教育和教学中陆续得到用。1873年,由外国传教士在我国编辑出版的杂志《中西闻见录》上,就介绍了幻灯的原理和运用。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1896年就有人在上海自家别墅中放映,当时称为西洋影戏。1898CINEMA舶入登州文会馆,洋教师安排弟子孙熹圣(孙明经的父亲)不仅帮助自己按说明书操作放映和拍摄,还由孙熹圣为CINE-MA译出中文名称——“电影”。1903年,孙熹圣应邀到金陵大学的前身——南京汇文书院短期任教,不仅把“电影”一词带到南京,还在教室内使用电影进行教学,并在周末组织同学放映电影,开“校园电影”之先河。陈裕光和陶行知于1911年进入金陵大学学习时,均成为“校园电影”活动的积极分子,并由此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形态的转型期。但是就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政治动荡、经济落后,军阀混战、文盲遍地,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从社会经济基础到上层政治建筑都未就此做好准备。   

  1919年的“五四运动”,催生了新文化的传播。我国一些教育家受当时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主张将教育与民众生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联系,提倡发展民众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文化的劳动力。为此,北洋政府于1922年(农历壬戌年)颁布了新学制(史称壬戌学制),以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提高教育效果作为当时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蔡元培、陈裕光、晏阳初、陶行知等一大批教育家积极提倡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鉴于我国民众的现实情况和欧美各国运用电影开展教学的成功经验,蔡元培于1912年担任第一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时就提出“社会教育亦为今日急务”,在实施中宜配以“有益之活动画影画”,并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演说中再次提出“社会教育”的问题。蔡元培与陈裕光在1923年率先提出:运用电影来提高我国民众的素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有大用处”,从而在学理层面开启了我国有别于国外视听教育的电化教育学术思想的雏形。

  从以上简要的回顾中可以看出,我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为电化教育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而以上的各项活动,从思想、观念、物质条件等各方面做好了准备,并进行了初步的试验,为电化教育的诞生创造了可行的条件。

 

    2.电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有多篇文章涉及到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历史事件,这里不再重复。本文只就我们研究团队最近通过对史料的进一步挖掘、整理和鉴别,对几个关键性事件得出的新结论做一简单介绍。

    1)电化教育诞生的依据   

  我们认为,电化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代表,是教育技术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电化教育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它之前或之后,都有着与其相关的、千丝万缕联系的众多事件。图1展示的是我们团队完成的一幅《教育技术重要事件连续谱》中“电化教育”开始部分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到许多与电化教育相关的事件。

  但是,怎么样确定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呢?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依据有以下三点:该事件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而最早运用了新媒体、新技术,而不是新技术的一般性应用;在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教育、教学需求和相应的理论依据,而不是随意地使用;此事件所反映的内涵成为以后电化教育中的一项具体的内容,而不是孤立的一次性事件。

  

    比如,图2展示的是《中西闻见录》杂志(18728月由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中从第九号(18734月出版)开始四期连载,专门介绍的“镜影灯”(即幻灯)的结构原理和运用的部分截图。由于它并未介绍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因此只能作为电化教育诞生前的孕育阶段中的一项重要史料,而不能作为电化教育诞生的依据。

 

    2)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在此之前的研究成果中,一般把20 世纪20 年代初在嘉兴运用幻灯进行千字课教学作为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也有的把1918 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摄教育电影作为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在我们的研究中,一项新的史料的发现和鉴别,把电化教育诞生的时间提前到了1915 年。

  金陵大学从它的前身汇文书院开始就一直使用幻灯、电影进行教学,并在周末放映电影,但这些活动还没有得到充足的史料来支持。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从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得到了下面这张拍摄于1915 年的老照片,它展示了金陵大学新校址上第一座教学大楼——东大楼落成时的景象。在大楼的右前方有一块平整的场地,在场地的一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竖立着两根木杆(见图3 中圆框内)。

 

  经孙健三先生辨认,这就是孙明经先生经常提到的“当年金陵大学除了用幻灯、电影进行教学外,还经常(每周)举办校园电影,并建有校园电影的专用放映场地。”木杆是用来张挂银幕的。每次放映电影时,除了本校的师生以外,还有附近的民众参与,在放映电影的同时用广播配合电影来进行民众教育。也就是说,对照确定电化教育诞生标志性事件的三项条件,从当前掌握的史料来讲,1915 年这张照片所反映的事实, 可以认为是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3)电化教育名称的确立

  1936年,教育部设立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负责全国电影和播音教育器材的供应、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运动的开展和技术指导等事宜。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与促进“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教育部向金陵大学理学院借调该院“教育电影部”副主任潘澄侯教授到部,担任首位“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两委员会秘书,负责“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与推动。

  两委员会行政建制在教育部内归“社会教育司”分管,司长陈礼江为管理的便利和行文的简洁,将“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两委员会简化为“电化教育委员会”,更进一步简化成“电教会”,潘澄侯的职务也就随之成为“电教会秘书”(见图4 黑框内的文字与签名)。至此,“电化教育”与“电教”在我国正式成为官方确认的、内涵包括“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的专用术语。

 

  为了在全国推行“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与金陵大学理学院合办“教育部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从此,“电化教育”名称正式在官方文件中对内对外公开使用。图5 1936 8 1日《南京日报》第六版刊载的有关教育部开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的章程、办法、学员选送等内容的报道,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对电化教育学术内涵的界定。

 

    6 为社会教育司司长陈礼江于1937 1 9 日呈教育部次长和部长的呈文:“谨签呈者:兹将上年(民国二十五年,即 1936 年——笔者注)七月至十二月本部电影教育及播音教育两委员会办理实施电化教育工作,胪陈于次,敬请鉴核。谨呈部长次陈礼江 一月九日”。

    从图6 中还可以看到有次长的“阅”字,还有部长的批示:“照次长眉批办理……十六日”。

  该呈文重点总结了1936 7 月至12 月教育部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两个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促进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的工作情况,并将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的工作合在一起称为电化教育工作。从文件上的批复可以看出, 已经得到了教育部次长和部长认可。

  随着教育部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的正式开课与结业,电化教育的学术内涵得到确认。学员毕业后回到各省开展工作,“电化教育” 这一名称也就随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成为官方确定的、内涵包括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的专用术语。

    4)新中国最早的电化教育管理机构

    1949 10 1 日新中国成立,历史翻到新的一页。11 月,文化部在科学技术普及局内设置电化教育处,第一任处长为梁泽楚。下设技术(业务)科和管理科,萧树滋先生从美国回国后任管理科科长。科学普及局同时设立电化教育工具制造所,与电化教育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市东四附近。电化教育工具制造所曾经研制出电灯、汽灯两用幻灯机,供没有电的地区开展“无电的电化教育”,见图7 所示。电化教育处曾召开五省二市幻灯工作会议,制定规章制度、出版《幻灯工作参考资料》,并利用幻灯开展宣传工作。

    5)电化教育重新起步

  1977 年,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78 年,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先后同意筹建电视大学和中央电化教育馆。从图8 中两份文件上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画圈同意的笔迹。

 

    1978 9 18 日,中央电化教育馆筹备处成立,边筹建边开展工作。1979 2 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全国28 所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广播电视大学同时开学。

 

    二、历史的启示

  从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国的电化教育几经周折,能够得到发展和壮大,以致有了今天的辉煌,是几代电教工作者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它留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放的视野

    1)开放的领域

  我国的电化教育与国外的视听教育有所不同,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学校教育范围之内,而是把民众教育作为重要的领域。真正从“大教育”的层面,开展了电化教育的研究与应用。

    2)开放的内容

  新理论和新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民众教育的开展,用电教手段进行社会调查、科学考察等都纳入了电化教育的范围,同时积极吸收国外一切有益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比如,在20 世纪30-40 年代电化教育工作和专业建设中,就引入了国外视听教育理论、“经验之塔”理论;不仅介绍了国外摄影、电影、无线电、电视的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还把有关计算机的发展作为信息处理的设想做了详细介绍,并纳入电化教育专修科的教学内容中。所以到了40 年代,电化教育的内涵已不仅仅是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 也包含了对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发展趋势的初步认识。

    3)与世界同步发展

  我国的电化教育不仅在研究和应用的内容上与世界保持同步,还在人员往来、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相关组织的工作等方面与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包容的心态

    1)不同的人群   

  当时的电化教育队伍中包含了政界、知识界、教育界、艺术界、工商界的各色人员,由此而产生的观点、信仰、认识的不同是自然而然的。但是能够用“提高民众素养”这一目标把这些人集合在一起,积极推动电化教育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2)不同的观点   

  电化教育第一次名称之争以诙谐、幽默的论战展开,以共存的结果而结束;对于电化教育的内涵、性质、价值等理论问题,也有不同的认识,但是都能以学术的商榷来展开争辩。所以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仍然形成了电化教育初步发展的大好局面。

 

    3.进取的信念

    1)探索电化教育的理论

  电化教育从一开始就有它的理论依据,即它的学理:运用电影来提高我国民众的素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有大用处”。在这句话中确定了电化教育的使命:提高我国民众的素质;明确了电化教育的内涵:运用“电影”这一有力的武器。“电影”这一形式为什么会成为提高民众素质有力的武器呢?因为它同时具备了图像和声音的元素,具有情节性、可读性,相对于报纸、杂志、图书来讲,它所反映的内容更容易被民众所理解和接受。当然,对于这里的“电影”这一名词的正确解读应该是指代具有一定情节的视频和音频(也包含其他形式的信息表现元素,用现代的话语来讲叫做“多媒体”)所构成的媒介。   

  从历史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依据这一学理,电化教育的前辈们提出了大量的有关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的性质、任务、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理论问题。

    2)开展电化教育的实践

  为了实现电化教育的理念,前辈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比如,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坚持开展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运动;在没有现成曝光数据的情况下,拍摄出当时全世界唯一成功的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创造了20 架战机护航、空中拍摄日全食的壮举;两次行程数万公里用电影和照片进行科学考察和国情调查,等等。   

  同时,他们把电化教育工作与培养电化教育人才结合起来,创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3)丰富电化教育的内涵

  为了使我国的电化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电化教育前辈们收集、翻译、发表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在20 世纪30-40 年代就详细介绍了“视觉教育”理论、世界各国电影事业(既包括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社会主义的苏联)的发展、各国电化教育的情况、进行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的方法,以及在当时还属于鲜为人知的新技术,比如:磁性录音、调频广播、电视技术、无线电摄影(即传真技术),甚至翻译介绍了刚刚解密的计算机的应用和将来发展的预测。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理论和技术都作为电化教育专修科的教学内容而充实到课程体系中,成为电化教育内涵的组成部分。

 

    4.独立的品格

  在电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吸收了西方国家大量的理论和技术成果,但是始终以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依据,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中国之路”。比如:   

  从电化教育理论方面来看,在蔡元培和陈裕光提出的运用电影来提高我国民众的素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有大用处” 的电化教育基本学理的基础上,前辈们提出了大量有关电化教育的理论和思想。如郭有守在蔡元培支持下拟定的“教育电影取材标准”、舒新城对电化教育的界定以及电影与其他教育工具关系的论述、徐公美的“教育×电影”的思想、谷剑尘关于“教育电影研究”的框架、赵光涛的“电影教学法”、陈友松的“教育电影观”、孙明经的“集体教学”观等等,都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的电化教育理论的代表。

  从电化教育实践方面来看,我国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实践领域。电化教育不仅仅限于学校系统和教育系统内,而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运用电教手段促进识字、推广种棉、开展乡村建设、进行科学考察、民情调研和巡回施教;在全国范围的民众教育馆系统中,运用电化教育手段开展各种活动等,在提高民众素质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兴办了电化教育专业,这在世界上是首创。在20 世纪30-40 年代电化教育专修科的教学计划中,不仅有技术类的课程,还有艺术类、教育类的课程;课程内容不仅包含了广播、电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涉及到了计算机的初步知识。舒新城提出的“电化教育的人才问题,可分三个方面:第一是技术,第二是艺术,第三是教育。”是对我国电化教育的精辟描述。

 

    5.奉献的精神

  从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中,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前辈们的奉献精神。他们不仅服务于自己的学校、单位,更把服务于社会作为己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奉献”是中国电化教育的“灵魂”,没有几代人的无私奉献,就不会有我国教育技术的今天!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世代传承。

  比如孙明经先生,从30 年代中到40 年代末,只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但是他主持了金陵大学教育电影部的工作和电化教育专业的建设,不仅拍摄了近百部教育电影,参与了两次科学考察和社会民情调研,还主编了电化教育领域当时最有影响的《电影与播音》月刊,翻译、撰写了大量的介绍国外新理论、新技术的文章,培养了大批的电化教育专业人才。50年代虽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仍然默默地整理电影教育和电化教育材料,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后,他以70岁的高龄仍然奔波在培养后来人的岗位上,并在视力极端不好的情况下,拿着放大镜,克服重重困难,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献,为我国的电影高等教育和电化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国农先生和萧树滋先生从美国回国后,都投入到教育领域的工作中。虽然都有二十多年的“被关照”时期,但是从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后,都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和学科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南先生,现在已经90岁高龄,还在为电化教育事业操劳,为学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登高一呼”,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

  今年首次颁发的“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的20 位得主,各个都超过了70 岁,理应安享晚年。但是他们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仍然奋斗在第一线。像何克抗先生、李克东先生,还在带领青年教师、学生深入教学第一线,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继续奉献;李运林、党仲魁、杨炳任、冯秀琪、傅德荣、曾火焕……等诸位先生仍然奋斗在教育技术第一线,非常令人感动。值得欣喜的是,在我们今天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教育技术工作者中间,已经涌现出许多勇于奉献的动人事迹,使老一辈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足以安慰先辈的在天之灵。

 

    三、继往而开来

  回顾历史,感慨万千;展望未来,踌躇满志。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脚下的路是曲折的,还需要后生之辈努力奋斗,才能使先辈们开创的事业繁荣昌盛。

 

    1.当前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育技术地位被边缘化

    虽然大家都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认为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在实际上教育技术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比如,在高等学校中普遍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对教育技术则不置可否。表现在对计算机、网络的重视,用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取代了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人员只是教辅人员,进入不了教学主系列;在中小学,一般是信息技术课教师在上课的同时,为其他学科教师提供技术服务和管理机房,没有教育技术人员的岗位。而在有些地区更是明文规定信息技术课只能由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担任,不接收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教育技术地位的不确定性,将会对我们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和生存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2)教育技术在实践中未取得令人信服的成就

  从理论上大家都承认,教学改革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参与和支持,但在实际上,教育技术并未充分显示出它的优势。表现在:教学设计满足于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不能指导具体学科的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未能深刻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目前开展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虽然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但并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3)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由于多数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近些年兴办的,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设置多是拼盘式的,缺乏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造成“理论不如教育学专业、技术不如计算机专业、创意不如新闻专业、拍片不如传媒专业”的四不像,在本来就有困难的职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4)教育技术学学科面临生存危机

  由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游移不定、学科定位不准,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威胁到学科的生存基础。令人不安的是,直至现在还在进行名称之争,自说自话,不能不让人感到这个学科没有什么前途!

 

    2.产生问题的原因

  影响教育技术发展、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在主观原因中也可以至少列出几十条,但是根本性的原因在于:

    1)缺乏对教育技术价值的正确认识

    回顾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们现在不缺新的理念,也不缺新的技术,所缺乏的正是对于教育技术价值这一根本问题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没有建立起全面的教育技术观。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和人(教育和技术的主体)的关系,不仅制约着教育技术事业能否健康发展,更涉及到教育技术学科是否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

    2)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和传承

  研究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把事实搞清楚,更重要的是要从对史料的分析认识当中,了解它的历史价值和对当前的启示。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电化教育的产生到教育技术的发展整个历程,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进取的信念、独立的品格、奉献的精神”,这就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应该发扬光大。

  对照当前教育技术发展状况,可以说是“集体失忆”,不了解我国电化教育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不承认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之间的传承关系, 因此才产生了眼界狭窄、自我封闭、自我陶醉、唯我独尊、不求上进、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影响了教育技术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学科和专业的生存。

    3)缺乏对教育技术学科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

  在一个学科中,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学派是完全正常的,也是促进学科发展所必须的。但是对于学科能够成立的最基本的核心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共识,比如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知识体系等。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对于上述至关重要问题的看法大相径庭,形不成共识,严重影响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4)缺乏对中西文化差别的理解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基于农耕文明的,重视规矩、传承,鼓励“循规蹈矩”“学而优则仕”,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灌输,因此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表现在行动上则缺乏探索、创新精神。

  西方的文化传统是基于渔猎文明的,鼓励勇敢、冒险,表现为关注发展、财富、向外扩张,注重个性的张扬。因此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如何从文化层面上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克服其不足;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如何保持清醒的认识,学习其真正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文化精髓,去其糟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解决的对策

    1)树立全面教育技术观

  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和人(教育和技术的主体)的关系,树立全面教育技术观,是解决教育技术领域中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为此,应该以观点鲜明、深入浅出、容易为大家理解和掌握的语言和方式阐明教育、技术的价值,以及它们和人(主体)的关系,提出教育技术哲学的初步概要,为教育技术工作者、广大教师,以及我们的学生提供了解、学习,进而实践教育技术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依据。随着研究的深入,再逐步完善、提高,形成教育技术哲学体系。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的科学,主要涉及人与教育的关系;技术哲学是研究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的科学,主要涉及人与技术的关系。教育技术哲学则是研究技术在促进教育发展中的价值的科学,它的主体是人,如图9 中阴影部分所示。所以,我们只有把握好人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技术与教育的正确关系,才能正确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

 

    2)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共性之外,它还与各个国家的教育观念、文化底蕴、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因此,教育技术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内涵,也就是具有不同的个性。我们研究中国的教育技术,不仅要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属性,还要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别,了解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教育教学实际。

  所以,我们首先要继承电化教育和这些年来教育技术研究的丰富成果,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同时要借鉴国外一切优秀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领域。

    3)认真研究问题

  教育技术学科经过前一段时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致命的。这是任何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

的,用不着紧张和气馁。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教育技术学科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壮大。

  比如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在我国历史上是很清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理论运用到教育技术领域中,只是需要对研究对象的内涵和表述进行修正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根据XX 定义把它彻底颠覆,结果造成研究对象的游移不定,危及了学科存在的基础。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认认真真地坐下来,把学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梳理清楚,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历史,把过去、现实与未来有机结合起来,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厘清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清清楚楚地表达,用来作为本领域人员的共识和与其他学科交流的平台;避免急功近利的名词炒作和人为虚构的“创新”,使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4)拓宽思路、多元发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现在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思路还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制约,需要进一步开拓。

  比如,在学科实践领域的界定上,不仅要包括学校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和教育机构,还应该包括政府和企事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员培训、全民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系统,以及影视传媒系统、教育IT产业、文化创意、广告产业等。

  在专业的建设上,应该坚持“双重定位、多元发展”的思想,不能单走一条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教育技术学科具有“教育-技术”双重属性,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教育-技术”双重定位。既可以按照教育定位开办教育技术学原理(信息化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信息技术教育学、远程教育学等专业方向,授教育学学位;也可以按照技术定位开办影视编导与制作、教育软件工程、数字传媒技术、教育装备技术和教育信息技术等专业方向,授理学(或工学)学位;还可以按照综合定位开办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等专业方向,授教育学或理学学位。

  图10 给出了教育技术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适合的岗位和可以参加应聘单位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就业前景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师范类院校、综合大学和单科(工科、农科、医科)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都可以按照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办学优势确定专业方向,毕业生才能有自己的专长,有利于就业和考研深造;教育技术学专业才能摆脱当前逐渐萎缩的状态。

 

  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首先要在即将开始的国家新一轮大规模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和实施中,“开放视野、拓宽思路,抓住机遇、找准位置,占领阵地、做出贡献”。如果再无谓地争论下去,用不了两年,教育技术只能出局,遭受灭顶之灾。这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危言耸听。希望广大教育技术同仁,尤其是我们的专家们要负起责任,真正从学科成长壮大的大局出发,从教育技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出发,从促进全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出发,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措施。

  我国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曾经走过了光辉的历程;今后的道路将更宽阔,事业更宏伟。再过3年,我们将迎来电化教育的百年盛诞,让我们用教育技术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丰硕的成果来迎接“电教百年”的到来!

 

返回首页